央媒多角度解读我省2025 年上半年经济亮点数据。新华社推出《新华独家|增速有力以进促稳——吉林上半年经济运行观察》,报道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中国新闻网推出《吉林省农业经济稳中向好绿色技术助力粮食高产》《吉林省上半年规上工业稳增长三大产业数据亮眼》,香港大公文汇网推出《增长4.3% 吉林上半年农业经济稳中提质》,香港商报推出《吉林上半年农业经济增速全国第八 多项指标增速亮眼》,凤凰网推出《凰家观察|工业“顶梁柱”发力 筑牢吉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报道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农业经济稳中提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农”发展成绩单。
“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持续报道我省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亮点成就。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新突破!“未来感”十足的氢能市域列车试跑》,光明日报推出《吉林:农业高禀赋跑出增收加速度》,农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吉林汪清:小木耳勇闯大市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既不临江也不沿海,这座城市如何用小松子撬动全球大市场?》,报道梅河口作为“亚洲最大的松子仁加工集散地”,实现了“世界松子看中国,中国松子看梅河口”的精彩蜕变,以独特的方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凤凰网推出《凰家观察|五年涨4倍!新电商大会为何独宠吉林?延边藏着破局密码》,报道新电商大会为吉林带来发展新机遇,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20年的不足10亿冲到2024年的52亿,今年上半年更是同比暴涨68.3%,让吉林的外贸微笑曲线一路向上,吉林正用数字技术激活老工业基地活力。
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央媒多角度解读报道我省2025 年上半年经济亮点数据,展现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华独家|增速有力以进促稳——吉林上半年经济运行观察》,报道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在一系列宏观调控增量政策加持下,全省经济运行保持以进促稳、稳中向好态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新闻网推出《吉林省农业经济稳中向好 绿色技术助力粮食高产》《吉林省上半年规上工业稳增长 三大产业数据亮眼》,香港大公文汇客户端、香港大公文汇网推出《增长4.3% 吉林上半年农业经济稳中提质》,香港商报客户端、香港商报网推出《吉林上半年农业经济增速全国第八 多项指标增速亮眼》,报道上半年,我省农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79亿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4.7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国第8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农”发展成绩单。
凤凰网推出《凰家观察|工业“顶梁柱”发力 筑牢吉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报道信息产业、装备制造、新质生产力构成的“工业铁三角”,正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2025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实体经济韧性。
人民日报
人民网推出《东北抗联的作风和纪律建设》,阐释吉林省档案馆保存的日本侵华档案中,一份被日军劫掠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及赤色游击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证明东北抗联对作风和纪律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作风和纪律建设在东北抗联部队建设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对东北抗联在极端艰苦环境中顽强坚持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亮眼的民族品牌、迭代的科技创新、人本的企业文化——透视第七届中国一汽红旗嘉年华》,报道第七届中国一汽红旗嘉年华是一场创新与发展、汽车与生态、品牌与文化、产品与用户相生相伴的盛宴,展示了一汽通过科技创新与以人为本,持续做强做大民族汽车品牌的成果,以及坚定履行央企责任,与国家共进、与产业共赢、与社会共享的积极实践。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一汽解放与特来电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报道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与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新能源生态共建及产业协同,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充电网络全球化布局。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华社现场云直播:2025白城市消夏避暑休闲季启动仪式》,报道7月25日,2025白城市消夏避暑休闲季启动仪式举行。新华社现场云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推出《新华每日“吉”报》,报道汇总7月25日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持续报道我省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亮点成就。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新突破!“未来感”十足的氢能市域列车试跑》,报道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市域列车完成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的性能验证,这也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推出系列报道《吉林消夏指南》,带您寻找吉林夏日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推出《吉林消夏指南|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鹿峰旅游度假区为例,报道吉林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文旅体验,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热门目的地。
推出《吉林消夏指南|带娃看展 学术实践 博物馆化身清凉文化课堂》,报道今年暑期,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依托于丰厚馆藏积累和独特文博实践平台开展了多个文博领域特色活动,成为许多游客打卡、家长遛娃的首选。
环球资讯广播播报《家门口的世界|既不临江也不沿海,这座城市如何用小松子撬动全球大市场?》,报道成为“亚洲最大的松子仁加工集散地”梅河口实现了“世界松子看中国,中国松子看梅河口”的精彩蜕变,让这座既不临江也不沿海的城市,以独特的方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
央广网推出《今日启幕,这场文学狂欢藏着城市的N种打开方式》,7月24日,多名文坛名家齐聚长春,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新民大街开展采风活动,拉开了“春京西文学季”的序幕。活动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文学创作与交流为核心,为城市故事书写注入新活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推出《吉林:农业高禀赋跑出增收加速度》,报道吉林不负自然资源禀赋,跑出产业高价值和发展加速度。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客户端推出《电力数据显示吉林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近日,国网吉林公司发布上半年吉林省一二三产业用电量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推出《吉林珲春打通中俄 “鲜"”通道,让“帝王蟹自由”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Hunchun becomes hub for Russian king crabs)》,报道中国边境、毗邻俄罗斯的小城市珲春已成为进口俄罗斯帝王蟹的重要枢纽,去年珲春共进口12000公吨帝王蟹,价值33.1亿元。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推出《(乡村行·看振兴)吉林G331国道串珠成链:最美边境线变身创富路》,报道随着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的建设,G331国道引来众多游客“打卡”。白山段沿线20余个景点和80个边境村串珠成链,不仅成就“最美边境公路”,更发展成为一条乡村振兴和边民致富之路。
中国新闻网推出《长春粉色沙滩引游客打卡》,图集报道长春市一处人工打造的粉沙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客户端推出《发现遗迹点3300余处,这里让东北抗联不再“有史无迹”》,报道吉林市磐石市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被考古发现遗迹点3300余处,是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功能最齐备的抗联遗址群,有力改变以往东北抗联“有史无迹”的局面。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汪清:小木耳勇闯大市场》,报道延边州汪清桃源小木耳种植基地,凭借其领先的工业4.0级智能工厂与创新产业模式,不仅让吉林“黑金”闪耀国内外高端市场,更打造出一条可复制的现代化菌业振兴新路径。
香港大公文汇网
香港大公文汇客户端、香港大公文汇网推出《吉林镇赉县“南虾北养”结硕果 小龙虾批量上市引客来》,报道作为“南虾北养”的成功实践成果,肉质紧实、鲜味浓郁的小龙虾,已成为镇赉渔业经济新的“效益新星”。
香港文汇网客户端、香港文汇网推出《金融活水润沃野 吉林省吉林市现代农业结硕果》,报道金融资源的精准灌溉正成为吉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更多惠农金融服务的落地生根,吉林大地的田野间涌动着蓬勃生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凤凰网
凤凰网推出《冰雪领跑、跨境游飙红、演唱会扎堆 吉林文旅上半年消费热力值拉满》,报道上半年,在冰雪经济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加持下,全省文旅产业迎来“供需两旺”的火热态势,国内游、入境游双线飘红,消费活力全面迸发。国内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 28.5%,旅游花费同步上涨 22.5%;俄罗斯游客数量同比激增 412%,5 月、6 月持续环比增长,吉林文旅市场收获满满。
全国最大对俄跨境电商陆路口岸——珲春口岸,过货车辆往来繁忙。
凤凰网推出《凰家观察|五年涨4倍!新电商大会为何独宠吉林?延边藏着破局密码》,报道新电商大会为吉林带来发展新机遇,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20年的不足10亿冲到2024年的52亿,今年上半年更是同比暴涨68.3%,让吉林的外贸微笑曲线一路向上。同时带动延边地区勇闯跨境“新蓝海”,使珲春从边境小城变成东北亚贸易枢纽、延吉成了对韩小语种电商“试验地”,数字经济已成为吉林发展的“坚实底气”。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晓吉